官士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获评“优秀”等级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经同行专家匿名评审鉴定,篮球预测
官士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京杭运河山东段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结项成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结项证书编号:20253232)。 该项目结项成果共计55万余字,插图301幅。按照立项时的课题设计,分基础篇、资料篇、分析篇、比较篇,全景式地呈现了京杭运河山东段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资料的整理成果,涉及运河本体、桥梁、码头、斗门、船闸、仓储、墩台、船舶等遗存,基本涵盖了京杭运河核心功能的重要历史遗存要素。在此基础上,将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资料深度融合,对京杭运河山东段各类遗存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比较研究,达到了更全面地认识与解释京杭运河山东段社会与历史的目的。 由于该项目成果书写方式合理,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扎实,因而受到了匿名评审专家的普遍好评,如或指出该成果“对国内同类型考古遗存研究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或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山东大运河考古空白,一系列考古基础材料的整理研究对于山东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提供了科学支撑”;或认为该成果“对于推进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学术研究无疑是重要的丰富和拓展,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等。 该课题组建立起了含公开发表和未公开发表资料348部(篇)的大运河考古资料数据库,在《中原文物》《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报纸发表相关研究成果11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考古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官网——中国考古网全文转载、引用,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工作,对于结项成果的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在本次验收的462个结项申请中,仅35项获评优秀等级。此次官士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获评“优秀”等级,既是学院持续重视国家级项目过程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又充分显示了学院在运河研究领域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对于推动学院中国史学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